唯实求是 素志永笃
——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110周年
新清华 2023年11月17日 第2307期 专题报道
编者按
今年是蒋南翔同志诞辰110周年。在清华园中,一直流传着蒋南翔同志的故事;在清华人心中,他永远是受人尊敬的“老校长”。11月10日,清华大学在主楼接待厅举行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邱勇发表题为“唯实求是素志永笃”的讲话,校长王希勤主持座谈会。学校老领导、师生代表、校友代表、蒋南翔亲属等分别发言,从不同侧面回顾蒋南翔同志的光辉事迹、教育思想、崇高风范,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邱勇表示,在主持清华工作的14年中,蒋南翔同志提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创立“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设政治、业务、文艺和体育“三支代表队”。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创办了原子能、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一批国家亟需的前沿尖端专业,推动清华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并取得了我国第一座屏蔽试验核反应堆、第一台数控机床等重要创新成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蒋南翔同志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倡导“团结百分之百”“两种人会师”,锻造出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他重视校园规划,主持建设学校主楼和一批教学科研大楼,校园面积比解放初扩大了一倍,为学校长远发展预留了宝贵空间。蒋南翔同志善于用生动凝练的语言阐释富有哲理的教育思想,他提出的“上三层楼”“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等经典话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风貌。蒋南翔同志的一生,是为真理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与人民、与青年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生,是为人民、为教育鞠躬尽瘁的一生。他把教育事业当作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忠诚地把办教育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研究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出一位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精神风范和远见卓识。
邱勇强调,当前,我们正站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定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新征程上。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今年学校党委又制定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对接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学校一系列2030中长期规划,对新百年新阶段学校重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学习蒋南翔同志的坚定信念、高尚品格、办学智慧、优良作风,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不竭力量,更好地担当新使命、展现新面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新清华》特摘登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部分发言内容,以纪念蒋南翔同志。
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蒋南翔同志的教育思想
清华大学党委原书记 方惠坚
蒋南翔同志始终对清华充满深厚感情,对清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投入了很多精力和关怀。举行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是为了表达对蒋南翔同志的追忆和怀念,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蒋南翔同志的教育思想。
在蒋南翔同志主持清华工作期间,学校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后来的很多工作都和他担任校长、党委书记时期所做出的努力分不开。蒋南翔同志在学校工作期间,提出的很多教育思想,对我们后来的工作和学校今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纪念蒋南翔同志,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他的教育思想,特别是要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能够为国家建设事业做出更多更大贡献的青年学子。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蒋南翔同志的教育思想,传承他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把清华大学办得更好,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
蒋南翔校长的教育思想让我终身受益
北京市原副市长 胡昭广
今年是蒋南翔校长诞辰110周年,我们深深地缅怀敬爱的蒋南翔校长。我是1958年入学的电机系学生,在校的7年时间,正是蒋南翔校长全面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形成他鲜明厚实的教育思想的时期。我们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亲身参与者和实践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蒋南翔校长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对我们又红又专的成长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
蒋南翔校长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政治、业务、文艺和体育“三支代表队”,这是对“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教书育人特色的具体化、实践化。我曾担任舞蹈队团支部书记,在班级和舞蹈队两个集体中,挑起业务学习和社团活动两副担子,得到了更加全面的锻炼,促进了全面发展。我也荣幸地成为了一名政治辅导员,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走进社会后,蒋南翔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敢于创新的担当精神,都成为我工作中的指路明灯。
蒋南翔校长是一位真正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开拓者,为党和国家、为清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深切体会 终生难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易
从我1957年考进清华大学,到蒋南翔同志不再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其间的9年正值我的青春年华,学校对我的教育、栽培、熏陶和影响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我想与大家分享三个深切的体会:
第一个深切体会来自蒋南翔校长提出的“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响亮口号。清华人中诞生了不少体育健将,为国家争得了光荣。我周围更有很多清华教职工,都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了甚至超过五十年。我已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了59年,仍旧在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把这看作是蒋南翔校长和清华大学的优秀校风赋予我人生的最大收获。
第二个深切体会是蒋南翔校长提出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方针,教育了广大清华人重视理论不脱离实践、努力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建设祖国的实践中去、为祖国的强大进步作贡献。我在学习工作中更体会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正确与可贵。
第三个深切体会是了解到蒋南翔校长理工结合的思想和发展清华理科教学研究的努力。我深切地感受到,高等教育必须培养文、理、工等各类人才,各专业学生也应接受文、理、工等各科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奔跑不息 奋斗不止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吴文虎
1955年,我怀着强国的梦想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三年后,顺应国家发展尖端科技的需求,我被调到新成立的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系前身)学习。当时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课程都是全新的,也没有什么参考模式,都是摸索着前行。蒋南翔校长提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就好似一团火点燃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候,我和同学们的心里有一股信念,要学好本领、练好身体、服务人民、报效国家。怀着这样的信念,我们除了紧张的学习任务之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从1989年开始,我担任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的总教练,连续17年带领中国队参加国际大赛,届届名列前茅。这虽然是一项智力竞赛,却和体育比赛有异曲同工之处,我时常以亲身经历鼓励参赛学生锻炼身体。我也时常勉励自己,必须贯彻学校的教书育人特色,教导学生们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蒋南翔校长要求我们全面发展,我用一辈子践行着这句话,思考着“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求知、怎样健体”,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与骄傲。水木清华,生生不息。我们每个清华人都要奔跑不息、奋斗不止。
蒋南翔校长的思想指导着“200号”发展
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 张作义
1956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正式成立,校党委和蒋南翔同志进一步提出筹建清华大学屏蔽试验反应堆,并筹建以反应堆为中心的原子能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基地。
屏蔽试验反应堆于1960年动工,工程代号为“200号”。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一批平均年龄二十三岁半的创业者于1964年成功建设了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建造的屏蔽试验反应堆。蒋南翔同志以“清华大学党委蒋南翔”的名义向中央上报,详述了反应堆的建造过程及后续如何应用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200号”团队将研究目标聚焦在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学术理念上。2021年,作为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原校长王大中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如今,我们已建设了世界首台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采用了一大批新的“0到1”技术,并首次在商业规模的核电站上通过试验证明核裂变能也能够实现固有安全,成为世界核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路走来,蒋南翔校长提出的一系列思想指导着“200号”的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我们也见证了学校党委和领导像蒋南翔老校长那样,一代接着一代对“200号”发展给予引领和支持。
努力做蒋南翔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和传承者
清华大学精仪系党委书记 白本锋
蒋南翔校长非常重视学校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始终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坚持马列主义方向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精仪系党委特别注重探索有组织科研转型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经验新方法,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双核”协进、相融相促,其中很多思路和做法深刻体现了对蒋南翔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一是坚持蒋南翔校长提出的“又红又专”的传统,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形成党支部和团队有机融合的“双螺旋”。二是始终坚持蒋南翔校长“从政治上看问题”和“唯实求是”的作风,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充分体现在对团队重大科研方向的把握和重大科研任务的组织中。三是探索新时代“两种人会师”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团结凝聚广大师生同心奋斗。
这些举措有力推进了精仪系有组织科研的顺利转型,各团队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都取得“井喷式”发展。蒋南翔教育思想历久弥新,不断焕发出新的力量。我们要努力做蒋南翔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和传承者,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辅导员工作的“三堂课”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赵晋乙
我是第一届蒋南翔辅导员奖的获得者。今年是蒋南翔校长诞辰110周年,也是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70周年。辅导员工作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一肩挑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一肩挑业务学习”的不易和不凡,给我上了至关重要的“三堂课”。
第一课是掌握双肩挑的“工作法”。蒋南翔校长有“干粮与猎枪”的精辟论述。辅导员不仅是“陪伴者”,要解决好“干粮”问题;更要当“领路人”,帮助同学拿好用好“猎枪”。第二课是锻炼双肩挑的“两促进”。蒋南翔校长提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辅导员理应实现思政工作和业务学习的“双向赋能”,我也深深感受到学校对辅导员成长的全方位、全过程帮助支持。第三课是领略辅导员的“大舞台”。担任辅导员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建国70周年群众游行、建党百年庆祝大会合唱,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三次重大专项活动,真正体会到了和祖国和学生的同频共振,也收获了丰富的活动经历、扎实的工作能力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辅导员育人育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学习好传承好蒋南翔校长的精神财富,带领青年学生成长为可堪重任的时代栋梁。
“唯实求是”是贯穿父亲一生的理念
蒋南翔之女 区延青
回顾父亲走过的道路,爱国是一条主线。当他还是青年学生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义无反顾地团结进步同学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在教育战线辛勤开拓耕耘,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人才,把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坚信,脚踏实地、循序前进,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事实表明,他的这个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唯实求是乃是贯穿父亲一生的理念,他始终秉持这种态度。他在清华大学提出的“三阶段、两点论”以及在“文革”中面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绝不屈从,无不体现了他尊重客观事实、坚持真理的品格。
父亲给我们的印象是他从来都很忙,与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但他对祖国人民的忠诚,忘我工作、勤奋好学的精神,善于独立思考的特质以及为人低调的处事风格,无不给予我们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我们对清华大学举办这个纪念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加纪念活动的来宾表示深切的谢意。祝愿清华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