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清华

日期选择

编者按         以“六个坚持”为指导高质量推进大学创新体系建设              清华大学发布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的若干意见
专题报道
新清华

2022年12月02日

2273

本期8

文章24

字号【 加大 还原 减小

以“六个坚持”为指导高质量推进大学创新体系建设

新清华 2022年12月02日 第2273期 专题报道

科研院 刘奕群 邱垚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成为了高度凝练的“六个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要求,我们要以“六个坚持”为指导,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独特作用,推进大学创新体系有机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更好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把坚持人民至上
作为大学创新体系的价值取向

  清华大学选择的道路是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所建设的大学创新体系,也必然以秉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为核心价值取向。
  大学创新体系的评价机制要反映人民立场,才能保证广大师生科研创新工作与价值取向的一致性。近年来,清华大学出台《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树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学术评价导向。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重大科研任务团队建设等方面建立专项科研评价机制,建立以“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解决大问题”方面的实际贡献为核心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我们要继续注重营造科研文化氛围,激发师生在学术研究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做到“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

把坚持自信自立
作为大学创新体系的精神品格

  “自信”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力量和我们党素有的气度,更是清华人一贯的精神传承。“自立”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制胜法宝和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更是清华人勇毅担当的精神来源。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广大师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精神面貌定义了大学创新体系的精神品格,而自信自立应当成为这一精神品格的主要组成元素。大学创新体系同时承担着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的职责与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科教育人体系,让最优秀的人才在最重要的科研任务中做贡献,同时依托最重要的科研任务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实现“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双丰收。

把坚持守正创新
作为大学创新体系的实践路径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守正才能牢记嘱托、根基牢固,担负起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荣使命;创新才能乘势而上、引领发展,承担起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无人区中探索前行的任务。守正创新理应成为我们开展大学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实践路径。
  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进高校科研创新工作有机融入新型举国体制,是建设大学创新体系的正确方向。这要求我们将大学创新体系建设放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语境中加以考虑,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大科研项目推进等方面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优势力量,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把坚持问题导向
作为大学创新体系的责任担当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清华大学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攻克国家亟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作为光荣使命,“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毫无疑问应当成为我们所建设的大学创新体系的责任担当。
  面对解决“卡脖子”问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艰巨任务,需要对原有的高校科技创新组织模式进行调整,建立问题导向牵引下的有组织科研机制。2021年,清华大学发布实施了包括《2030创新行动计划》在内的三个中长期战略规划,创新行动计划和相应的专项行动计划聚焦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国家安全、应对全球挑战的重大问题,针对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可形成引领或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重点布局,这本身就是将科研创新活动在目标维度加以有组织化的有效形式。我们应当在大学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将顶层战略布局落实到过程管理与引导中去,根据不同类型科研创新活动的特点加强问题导向。

把坚持系统观念
作为大学创新体系的思维支点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体系,不是在孤立的环境下进行,而是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背景下开展,因此必须充分思考这一创新体系在整体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在大学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强调系统观念的关键在于坚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把大学创新体系建设放到学校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整体布局里考虑。处理好学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转化之间的关系,解决创新成果产出与有效转化、科技人才培养与发挥作用的关键性问题。科研过程既是师生共同探索与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教师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更是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提升“教育自信”、服务“科技自立”、支持“人才自强”,这是我们在大学创新体系建设中强调系统观念的必然选择。

把坚持胸怀天下
作为大学创新体系的文化特质

  党始终重视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仅关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重视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作为承担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任务的高校,清华大学所构建的大学创新体系也理应坚持胸怀天下的文化特质。
  面对执意打造“小院高墙”“平行体系”的逆全球化思潮,我们更加需要培育开放的学术创新生态,将坚持胸怀天下塑造为大学创新体系的文化特质。首先,要坚持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引导大学创新体系聚焦具有全球视野的研究方向。同时,要加大开放合作,主动搭建中外创新合作平台,促进全球发展进步。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培育支持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真正做到与人类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
 

  • 语音播报
  • 一键复制
  • 导出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