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清华

日期选择

王子源、郭洋君、母翰尧:一屋仨室友同上清华 李鑫:祝福虽然无声 感恩震耳欲聋
专题报道
新清华

2024年08月23日

2334

本期8

文章30

字号【 加大 还原 减小

王子源、郭洋君、母翰尧:一屋仨室友同上清华

新清华 2024年08月23日 第2334期 专题报道

●记者 苑洁

王子源(左)、母翰尧(中)和郭洋君(右)在寝室合影。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中学2021级11班的王子源、郭洋君、母翰尧先后收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三位同学不仅同班、而且同寝,都住3号楼3228房间。
  王子源高考686分,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被清华大学为先书院录取;母翰尧高考722分,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郭洋君高考686分,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被清华大学能源与电气类录取。
  母翰尧是寝室当之无愧的“学习担当”,不仅成绩稳定,还乐于助人,经常在课余时间为全班同学解疑答惑,对于学习本就不错的两位室友,他更多时候是和他们探讨难题,拓宽解题思路。
  2006年,母翰尧出生于北川,两岁时,汶川特大地震给北川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母翰尧的妈妈也在地震中去世。妈妈的离去给他的生活烙印出了创伤,但也正因如此,使得他更加热爱生活。他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永远与自己相比,一步步向上向善。
  在班主任侯伟锋眼中,母翰尧一直是最让自己放心的学生,高中三年他基本上都是全班第一,而且一直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三位同学中,最让侯伟锋“操心”的则是郭洋君。高一刚入校时,郭洋君头发留得比较长,有一点卷,“让人感觉不太听话”,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相处,侯伟锋发现他很谦虚,可塑性很强,作为警察子女,他身上有很强的正义感和正能量,尤其到了高三,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更加积极刻苦,最终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中三年变化最大的是王子源。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担任班长,一度对班务工作积极负责的他,曾因为学习成绩波动和人际交往出现小问题,向班主任提出“辞职”,但被一句“越没有信心越要让你锻炼”而驳回。此后,他调整心态,对班长工作愈发游刃有余、有的放矢,毕业后王子源还受邀去给学弟学妹做励志演讲。
  王子源也是3228的寝室长,两位室友评价他处事比较冷静沉稳,对寝室事务管理细心又完善,也正是在这位寝室长的管理下,3228不仅内务整洁,成员间相处也非常和谐。
  “这个宿舍学习风气很浓,每次查寝,他们要么在自己看书,要么在讨论问题。”谈到对3228的印象,班主任赞不绝口。
  互相尊重对方的习惯是三人相处之道,互相鼓励是三人关系的“润滑剂”,自律则是三人身上的共同特质。
  高二时,一位清华学长的演讲为王子源埋下了“考清华大学”的种子。他写下“清华”二字贴在桌角激励自己,为了实现理想,他发奋学习,有问题随时向优秀的同学和老师请教,基本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几个离开。
  而一贯优秀的母翰尧则是要求自己:课堂上的任务尽量在老师规定的范围内稍微提前一点把它完成,不能拖延。
  在郭洋君眼里,虽然另外两位优秀且刻苦的室友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压力,但三人之间是良性竞争,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我期待能够拥有一个无悔的未来,更能够为国家能源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让祖国更加强大,人民生活更加美满。”郭洋君说。
  王子源表示,多学科交叉的学习方向很适合自己各学科较为均衡的特点,并且师生“从游”和发展空间自由的教学方向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使自己更好地向目标前进,“我希望自己成为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他说。
  新雅书院独特的通识教育是母翰尧最为期待的,“专业的自由选择更是让我向往,希望在更自由的环境里,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我期许着一生忙忙碌碌而非碌碌无为,愿自己一直能奔赴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也愿自己的人生中永远有一扇窗是开着的,永葆新鲜与清新。”

  • 语音播报
  • 一键复制
  • 导出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