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清华

日期选择

        清华大学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和开学第一课举行      
        校领导参观邓小平同志关怀清华大学专题展
              2024级研究生新生入校报到
头版
新清华

2024年08月30日

2335

本期8

文章22

字号【 加大 还原 减小

清华大学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和开学第一课举行

新清华 2024年08月30日 第2335期 头版

开学典礼现场。 摄影/杨艳宾


  本报讯(记者 田姬熔 刘书田8月23日上午,清华大学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和开学第一课举行。校领导邱勇、李路明、向波涛、杨斌、过勇、郑力、赵罡、彭刚、曾嵘、许庆红、王宏伟出席开学典礼,副校长姜培学主持典礼。9000多名研究生新生参加典礼并聆听开学第一课。
  上午9时,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序幕。
  典礼上举行了新生佩戴清华大学徽章仪式,校党委书记邱勇为新生代表戴上了清华大学徽章。这枚徽章,不仅代表着“清华人”的身份,更承载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承载着清华人的使命与荣光。
  校长李路明发表了题为“肩负使命,走好创新之路”的讲话。他指出,创新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的主旋律。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百年变局中的“关键变量”。清华人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将创新精神作为自强精神在新时代的最好展现,在创新之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李路明表示,清华师生在前沿科学问题探究和人类思想文化探索方面屡结硕果,无一不是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发展,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的结果。希望同学们继承和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传统,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捕捉创新灵感,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寻找创新命题。注重交叉融合、坚持开放合作,让创新之路越走越宽。清华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为同学们提供了学科交叉融合、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开拓视野、拥抱世界,在兼收并蓄、互学互鉴中提升创新能力。遵守伦理规范、践行优良学风,让创新之路行稳致远。希望同学们严守学术规范,传承优良学风,做到行胜于言,让创新的步伐走得更有底气、更加坚实。
  教师代表、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时松海教授代表全体教师发言。他以同学们未来的导师与同行者的身份,鼓励大家要独立思考,闯学术之路;自信专注,担时代重任;厚德载物,扬君子之风。
  校研究生会主席魏一凡代表全体在校生发言。他希望大家能够面对挫折抛却杂念,面对选择坚定信念,
面对志向不改执念,以实际行动书写人生华章。

  计算机系2024级博士生罗开荣代表新生发言。他表示,要与大家一起自觉地担负起“清华人”三个字所蕴含的使命和责任,跑出新一代清华人的最好成绩。
  典礼后,李路明以“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清华人”为主题讲授了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
  李路明表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对清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以人才、科技、创新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的时代方位和新的发展阶段,要有新的清华担当,努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李路明从“清华的发展历程”“清华的文化、传统与传承”“清华人的选择”三个方面介绍了清华的历史与传统。他指出,清华有最好的校训、最美的校园、最好的校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百余年来清华人不断追索、不断实践的目标与动力。清华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育人放在首位。从救亡图存、浴血奋战到筚路蓝缕、科研报国,从勇攀高峰、引领前沿到胸怀世界、坚守责任,一代又一代清华师生始终践行清华精神,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李路明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继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二是要不断提升学术品位,三是要让个人的理想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
  本次开学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线下设置综合体育馆主会场和新清华学堂等多个分会场,并通过雨课堂平台同步直播。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报到的近1900名研究生新生,研究生新生的亲友,广大师生校友等线上参加典礼。
 

  • 语音播报
  • 一键复制
  • 导出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