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道:在自己研制的飞机上睡着,很幸福!
新清华 2024年08月30日 第2335期 专题报道
●记者 王思涵
6月1日上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C919国产大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抵达香港国际机场。当天下午,C919执飞的返程包机自香港起飞,顺利降落在上海。机上承运了从香港前往上海实习的百余名香港青年学子,这是C919首次执飞跨境商业包机。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在今年2月举行的2024新加坡航展上,C919刚刚完成国际首秀,甫一出现,便惊艳全场。
曾任C919型号副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力学系1989级硕士校友、航天航空学院2009级博士校友、中国商飞复合材料中心常务副主任周良道看着C919飞出国门、飞向世界,自豪之情洋溢在心头。但对他而言,C919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开端。
“起而行之,勇挑重担”是周良道鲜明的人生底色。1992年从力学系毕业后,周良道投身航空工业领域从事飞机结构设计工作。为更好服务于中国的航空工业领域,周良道选择抓紧时间求学深造,汲取国内外最先进的力学理论,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项目和挑战积蓄力量。
2002年4月,ARJ21项目经国务院批准立项。ARJ21项目正式诞生,意在实现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的研发制造。隔年,求学归来的周良道一头扎进ARJ21飞机研制工作。2008年11月,ARJ21飞机成功首飞,为中国商用飞机的研制和发展探索出一条光明前路。
2008年5月,周良道转任C919大型客机副总设计师,承担C919机体结构、强度、标准材料等重要研发任务。作为中国首架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的设计研发有很多难关需要攻克。面对压力,周良道给自己立下军令状:“必须要使尽全力让C919成为一架了不起的飞机,给国家,也给自己一个交待。”
遇事喜欢刨根问底的他,在技术难题面前从不退缩。带领团队追根溯源、抽丝剥茧,相继攻克10余项关键技术,确保C919设计制造的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稳稳当当。
2017年5月5日下午,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圆满完成首飞任务。
当天周良道很早就到了试飞地点,在监控室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很平静,既不紧张也不兴奋。”他的沉着冷静源于团队不懈的努力和坚守,源于充分的地面实验和数据分析,“我对自己设计的飞机还是很放心的,我只是在看自己作品的一个表现。”
2022年9月,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无数像周良道一样的“大飞机人”,砥砺奋进、风雨兼程,为实现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全力以赴。
“人这一辈子,你总是要做事,就看你做什么样的事。”在周良道看来,陪伴C919走完了整个设计、验证、取证、交付等流程,为大国重器作出自己的贡献,令他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现如今,C919大型客机已迈入商业运营阶段,不仅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航空出行需求,也让世界看到了航空工业领域工艺精密、技术创新的“中国智造”。
当下,作为C929-700的副总设计师,周良道正在推动开展C929初步设计工作。从画设计图到坐上由自己亲手设计的大飞机,周良道的个人命运始终与祖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他说:“只要国家需要,我会一直工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