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清华

日期选择

        张颢:在讲台之上,与热爱同行              国际著名气候学家陈德亮全职加盟清华
清华人物
新清华

2024年12月06日

2347

本期8

文章27

字号【 加大 还原 减小

张颢:在讲台之上,与热爱同行

新清华 2024年12月06日 第2347期 清华人物

●学生记者 安妮

5-1.jpg

图片分别为:

①张颢(右)和92岁高龄的陆大(釒金)(左)合影,陆老师手中捧着的是他90岁时亲自编写的《随机过程及其应用习题解答》。②张颢在授课中。③入学第一天,张颢在图书馆门口留念。④张颢(右)在办公室给学生讲解问题。


近日,一段清华大学电子系副研究员张颢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授“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视频中,张颢老师的一段话“后退原来是向前,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引发了网友们的共鸣和点赞。网友们纷纷评论称“被老师暖到了!”“好的老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是人生的引导。”

  张颢自2000年起在清华大学授课,近十年同时在国科大授课,从“随机过程”到“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以及“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他的课堂始终坚持板书,考试从不出陈题,他的课程无数次被学生拍下并“搬运”到各大视频网站,线上听课总人数超过百万,更被网友评价“金句频出”“受益匪浅”。

“我教的理论都是一行一行推出来的”

  张颢上课时,很远就能听到他字正腔圆、洪亮有力的声音,课堂中学生们时不时发出欢笑声或满堂喝彩的鼓掌声,说明张老师又“爆”金句了。在讲授“高维随机游走非常返”时,他说:“怎么忍心怪你犯了错,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在讲授“泊松过程”时,他说:“我们的人生从来就是一个泊松过程,很多时候都在等待,等待一个机遇的出现。”
  课堂上,持续吸引学生兴趣的不仅仅是不定时出现的金句,还有写满一黑板的粉笔板书。从教24年以来,张颢始终坚持板书教学,他认为“知识的枯燥和复杂是由符号造成的,用一维的媒介理解一维的信息更容易”。
  从“随机过程”到升级之后的“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这门课一直是电子系“集大成的课程”,其硬核程度在全校闻名。在一届一届学生之间,流传着“随机过程随机过”的调侃,让学生们又爱又怕的是“变幻莫测”的期末考试。“没有哪一年的考题和之前是完全一致的”,张颢认为,不出陈题是对同学们的认真负责,“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日常学习中下功夫,习惯知识本身而非题目,是这门课希望让学生掌握的。
  张颢的讲解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被历届学生录课上传到多个视频平台,网友纷纷一键三连,收藏学习。对此,张颢表示,“能够让更多人学有所获,是一件好事。”张颢的邮箱中也经常会收到网上“学生”发来的提问,“只要是跟课程、学术相关的,每一条我都会认真回复”,在他心中,不分对象、不分场景,为师者的责任,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我的工作就是我最热爱的事情”

  “媳妇觉得我比较适合做老师。”张颢在清华读博期间,纠结于未来就业方向时,爱人很诚恳地给出了建议。在张颢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时,导师彭应宁也曾跟他表达过,“你讲的比写的好。”妻子的鼓励和导师的认可,让张颢意识到自己“确实具备一些表达能力”,于是他决定走上讲台。
  彼时,电子系陆大(釒金)教授虽已年过古稀,依然坚守“随机过程”的讲台。“我来了以后,陆老师觉得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接班人。”不再讲课后,陆大(釒金)教授坚持来听张颢讲的每一堂课,直到一年多后的一天,听完课的陆教授走上讲台对张颢说,“你讲得比我好。”前辈的信任,给张颢增添了极大的信心。
  陆大(釒金)教授的学识风骨,也深深烙印在张颢心中,让他对教书育人工作的热爱,与不断钻研教学的决心愈发坚定。
  张颢的课堂上,学生们时常对老师推算公式时的熟练程度和极快的反应力感慨。张颢的秘诀是:“无他,惟手熟尔。”在他看来,学习的本质是一种习惯,“你不懂是因为你不习惯而已,而所有的习惯都是用时间、汗水、投入去换的,都到位了,你就是跑在前面的人了。”
  讲课时如何做到有层次有详略,让听课的学生能够同频共振,是张颢在上课时间外一天到晚在琢磨的事情。“今天的课堂与20年前截然不同。老师讲解一个概念时,学生可以立即用手机搜索,比较老师讲解的内容与网上的资料。如果发现不同,学生可能会分心查看网上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确保课堂内容能够超越网络知识。”
  张颢将图书馆中所有关于“随机过程”的中文书籍阅读一遍,并逐一评价。当学生向他讨论时,他可以自信地给出建议,因为他已经阅读过所有相关书籍。看到学生从困惑到理解,是张颢最快乐的时刻。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在讲台上站到退休”

  在三尺讲台上与学生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令张颢无比珍惜的缘分。他经常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给予学生最大的收获。他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后实践探索,希望课堂上的教学能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提供指导和推动,这是教学的本质意义。”
  “多年后,学生们可能会忘记黑板上的符号,但只要能记住公式背后的思想,这个课程就没有白上。”张颢希望学生们以好奇心面对世界,以“习惯”的思维方式看待学习,通过投入和汗水培养习惯。
  张颢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因为他的工作正是他的热爱。他表示对目前的状态非常满意。工作之余,他喜欢和家人一起旅游,开朗豪爽的性格使他结交了许多知己好友。谈到未来的愿望,他说希望可以一直站在讲台上,直到退休。
 

  • 语音播报
  • 一键复制
  • 导出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