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清华

日期选择

返乡温暖礼包“拍了拍”你并祝你旅途平安 马克思主义学院为返乡同学建起家中“迷你图书角” 他们住在图书馆——记清华大学图书馆驻馆馆员
专题报道
新清华

2022年12月16日

2275

本期8

文章26

字号【 加大 还原 减小

他们住在图书馆——记清华大学图书馆驻馆馆员

新清华 2022年12月16日 第2275期 专题报道

  作为学校支撑单位的图书馆,既是同学们学习的书香家园,也是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支持的后方根据地。疫情期间,为了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保持高效的工作模式,11月26日,图书馆决定施行驻馆制度,动员部分馆员24小时在馆,将生活折叠在工作之后。
  动员令发出后,图书馆馆员们积极报名驻馆,他们之中既有工作30余年临近退休的老馆员,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馆员。他们以馆为家,夙兴夜寐,承担了比平日加倍的工作量,竭尽全力,坚守一线,维持图书馆的正常开放和运营,为学校师生的学习、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11月27日晚,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馆长金兼斌带队看望驻馆工作人员,对大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表示由衷感谢,并就大家的驻馆生活进行详细了解,对驻馆人员相关配套生活设施如洗澡、洗衣、晒衣等进行了安排布置,尽可能为大家驻馆生活提供条件。
  赵雨帆是读者服务部北馆总服务台组长,也是共产党员。今年5月疫情期间她就是第一批进入闭环服务的馆员,这次她又第一时间报名驻馆。田向红是2023年即将退休的老馆员,她不畏风险,不辞辛劳,承担总服务台的各项工作。总服务台是图书馆的枢纽,以赵雨帆和田向红为代表的一线工作馆员们每天在馆工作到晚上十点,尽最大努力为读者们提供服务。
  疫情期间,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和在线服务需求量激增,必须保持畅通运行。年轻的信息技术部馆员赵尚第一时间驻馆,24小时待命,保障机房的安全和在线服务的顺利开展。
  图书馆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马安生也在第一时间驻馆。他忙于处理涉疫人员在图书馆的轨迹流调,长时间查看监控视频,确定相关人员在图书馆的活动轨迹、接触人员,配合学校流调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田兆雪、夏新月、肖萌萌是信息参考部的三位年轻馆员,其中田兆雪、夏新月是共产党员,肖萌萌是入党发展对象。接到通知后,她们在第一时间简单收拾了行李,赶往图书馆,住在了办公室里。除了总咨询台线上线下值班之外,田兆雪也发挥着学科馆员精准服务的特长,为院系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肖萌萌和夏新月忙着开具文献检索证明,保障线下文献检索证明和科技查新报告领取工作的正常运行。
  资源建设部林芳体谅其他同事需要照顾小孩、老人,第一时间主动要求驻馆。驻馆期间,她一面处理日常新书目的采选以及各种渠道的荐书反馈工作,及时回应和保障学校师生对各类文献资源的需求;一面也做好了随时上一线服务的准备。
  古籍特藏部的嵇东方是一名在馆工作已有37年的老同志。他所在的学位论文阅览室需每天接待读者,为同学们顺利毕业、博士后顺利进出站提供保障服务。当问到他为什么一马当先地冲在驻馆任务最前面,他用最朴素的话语回答:“这事不能全让党员来吧,咱群众也要积极参加!”
  文科馆是同学们格外喜欢的自习场所,疫情期间仍保持较高的入馆人数和借还书量,在馆工作人员承担的业务量大,任务繁重。文科馆总服务台的吴晓飞主动承担了几乎所有晚班。年轻馆员贾虓涧和张帅、刘子正等外协人员一起身兼数任,除了负责借书、还书、咨询、保障总服务台流通外,还承担了落实驻馆人员住处、发放物资等后勤工作,保障了自助文印业务的持续开展。
  法律馆馆员戎泽学、崔晨、冯涛,这三位年轻人扛起法律馆的工作大旗,其中冯涛和崔晨都是新入党的预备党员。他们保障法律馆正常运营,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展现了图书馆青年馆员的素质和风采。
  除了图书馆的馆员,还有部分外协人员和物业人员也参与了驻馆工作。他们协同处理总服务台咨询、借还书服务、库区上书取书、馆内安全巡视等,多方面参与了图书馆的业务,为图书馆的正常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疫情终会停止,但图书馆的优质服务不会停歇,图书馆人的竭诚奉献不会止步。正如金兼斌在《在凛冬中守护书香》一文中所写的那样:“图书馆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个凛冬送上温暖,以敬业精神和专业服务冲抵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驻馆馆员以馆为家,努力坚守,在疫情中筑起了一座座守护书香的小小堡垒,守护图书馆这座全清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图书馆)

  • 语音播报
  • 一键复制
  • 导出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