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在室温区氢离子电解质探索中取得进展
新清华 2022年12月16日 第2275期 学术前沿
本报讯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于浦及合作者创新性地在具有氢离子嵌入的有序氧空位通道钙铁石结构中,实现了优异的室温区离子电导特性(~0.1 S/cm),并进一步以该材料作为氢离子电解质,成功构建了燃料电池模型器件,在室温区实现了高效能量转化,为氧化物离子导体电解质的设计和探索确立了新策略。
相关研究成果以“氢嵌入褐铁石氧化物中的显著增强低温质子电导特性”为题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期刊上发表。《自然能源》同期刊发了题为“低温的(绝妙的)质子导体”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推荐该研究。于浦和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健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物理系前博士后鲁年鹏,2019级博士生张卓、王宇佳和前博士后李好博。
(物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