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化时代的法治建设”第五届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举行
新清华 2022年12月16日 第2275期 学术前沿
本报讯 12月9日,第五届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幕。开幕式邀请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国庆、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姜伟作主旨发言,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致开幕辞。本次论坛以“信息化时代的法治建设”为主题,来自国内外高校的领导、学者和资深实务界专家共计60余人参加活动。
彭刚代表清华大学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清华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它的飞速发展为法治建设不断赋能,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法治路线、塑造新的思维模式、运用新的法治工具、创造新的法治空间,以应对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彭刚表示,法治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清华大学愿同大家一起携手应对挑战,为维护法治秩序作出更大贡献。
杨万明指出,清华大学举办本次世界法治论坛,围绕信息化时代的法治建设开展交流研讨,对于完善数字经济法治保障、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更好实现数字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他详细介绍了人民法院多年来依法保障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健康运行的积极做法和显著成效,并表示人民法院期待同与会嘉宾们携手开创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数字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陈国庆围绕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内容,列举了检察机关不断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保护、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具体做法。他表示,检察机关将不断强化履职,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也期待与各职能部门加强协作配合,与理论界加强交流研讨,为推进信息化时代的法治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姜伟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社会的建设亟需数字法治保驾护航。他认为,新时代的法学理论和法学教育亟待研究与数字法治相关的一些重大课题。数字时代的法学研究应当及时将法治实践的成就转化为学理性研究、学术化表达的理论成果,进而形成法律方案、司法规则和学科体系,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法治中国提供智慧支持和法理依据。
盈科律师事务所主任梅向荣表示,信息安全是目前法律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层面不断优化立法和加强监督,并对企业数据合规工作进行指导,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法治建设,也离不开高素质法律队伍保驾护航。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表示,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立法、司法机关对法治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如何保护好信息数据的经济价值、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也是法律人面临的研究重点。随后,他介绍了法学院近年来大力推进交叉学科建设的情况,以及出版本届世界法治论坛会议成果的相关计划。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通过两个平行论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信息时代与法学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法学教育”“以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促进企业合规建设”“数字经济的法治保障”“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隐私、信息与数据的公私法规制”等具体议题展开,举行了六个单元的精彩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充分交流信息化时代的法治建设发展新趋势,共同探究信息化时代下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的新模式。 (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