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清华

日期选择

清华团队承担人民大会堂东门新版国徽维修改造设计项目 国徽模型捐赠仪式在校史馆举行
专题报道
新清华

2023年03月10日

2280

本期8

文章24

字号【 加大 还原 减小

国徽模型捐赠仪式在校史馆举行

新清华 2023年03月10日 第2280期 专题报道

国徽模型捐赠仪式嘉宾合影。


  本报讯(记者 段颖)2月22日,由民盟盟员、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青春主持维修改造设计的人民大会堂东门新版国徽模型捐赠仪式在校史馆举行。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副校长王光谦,校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校史编委会委员许庆红出席仪式。校史馆馆长、档案馆馆长范宝龙主持仪式。
  王光谦在总结讲话中用“传承一种精神”和“分享一种荣耀”概括了此次捐赠仪式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经验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清华人和民盟盟员心中,国徽还是一种荣耀的载体。从梁思成、林徽因、张仃先生参与国徽设计,到王青春老师接过“接力棒”主持维修改造人民大会堂国徽,七十余年的历程彰显了清华大学师生报效国家、精益求精、争当大先生的爱国情怀和治学精神。希望清华民盟盟员们传承“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努力在新时代为国家发展作出民盟人应有的贡献。
  仪式上,许庆红向王青春颁发了捐赠证书。
  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北京市委常委、民盟清华大学委员会主委、能动系教授史琳表示,梁思成等老一辈民盟盟员作为国徽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在这项任务中为民盟盟员树立了学习榜样。王青春老师在新版国徽维修改造工程中杰出的工作成果是新一代民盟盟员传承民盟前辈爱国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建筑学院院长张利表示,国徽诞生的故事在建筑学院是一段经久传颂的学术佳话。王青春老师以其对造型细节的准确把控和对现代科技的敏感,按时保质高效完成了新版国徽的改造设计任务。
  王青春介绍了人民大会堂东门国徽的维修改造设计情况及新版国徽的传承理念、制作原则、创新策略等。他表示,接到新版国徽的精准模型制作和生产监制任务,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版国徽融合了传统技法和数字科技,是一种新的尝试。
  来自宣传部、统战部、建筑学院、美术学院、民盟清华大学委员会等校内有关院系单位和组织的4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

  • 语音播报
  • 一键复制
  • 导出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