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清华

日期选择

从阅读中寻找生活的答案 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把握主动 赢得未来
副刊
新清华

2024年03月15日

2319

本期8

文章24

字号【 加大 还原 减小

从阅读中寻找生活的答案

新清华 2024年03月15日 第2319期 副刊

曹良才推荐书籍。


Q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读书?

  我小时候就比较爱读书,家里有《故事会》,初中的时候有《读者》《青年文摘》,我都特别喜欢看。有时候去朋友家,他们家有很多杂志,我也喜欢翻,哪些朋友家里书多,我就愿意去他们家串门。

Q哪本书对您影响最大?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是《追光者:金国藩九十自述》,是复旦大学新闻系张力奋教授编写的,他采访了金老师很多次,把金老师的家庭、生活、科研、工作都融入到这本书里了。书里面也有金老师的很多感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做人低调、看淡些”,这七个字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总结。他在88岁的时候也有一个总结,是“抱负、自信、刻苦、包容”,这八个字也非常重要。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惑时,会反复地翻看这本书。金老师是我的导师,我跟他有很多沟通和交流,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智慧。我读书非常快,有时候拿到一本书一晚上就看完了,也有的书我会持续地看、反复地看。
  我最近刚读完的一本书《写诗与写PAPER》(PAPER即“论文”),是南洋理工大学钱克矛教授写的。他每天都写诗,经常在朋友圈发表他的诗。他是很多国内外期刊的编辑,对写论文也很有心得,有很多高被引的论文。我反复阅读了这本书,把写论文的很多要求和需要注意的细节整理成了PPT,可以分享给我的学生们。

Q您有哪些阅读习惯?
  我基本上手头上都会有书,书的来源包括:第一,有时候看到别人的推荐,我会买过来自己读一遍,读完如果觉得好的话会给我们实验室的研究生每人发一本看;第二,我去到一个地方,会去当地的书店看一下,包括机场的书店,有好的书我会买一本,随身带着看。
  我阅读的内容比较宽泛,跟科技相关的书我都特别愿意看。我也喜欢看管理类的书,因为我发现在实验室,要带动整个团队往前发展,特别是在指导研究生的时候,如何能使大家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资源中产生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有很多经济学、管理学的智慧,所以我会阅读这类书。我们经常出去开展学术交流、发表研究成果,所以我也比较喜欢阅读关于如何沟通、如何表达方面的书,包括写作方面的书。
  我也喜欢阅读一些经典的名著,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能在名著里面找到一个对应的人,从文学作品里面能感悟到“性格决定命运”。有时候琢磨不透一件事,去读书,再想书里面的事,来回对应,就发现这件事变得容易解决了。我也会将书中的故事讲给学生,指导他们的科研、学术。在科研、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我们能够通过阅读找到相应的答案。

Q您是如何挑选书籍的?
  我看书首先是看简介,吸引我的话可能就会往下看,如果简介就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可能就不会再看了。然后是看别人的推荐,就像我们看电影、看书可能先看影评、书评,如果觉得书评好,我就会去仔细阅读这本书。

Q关于阅读,您对学生有哪些建议?
  我觉得其实阅读的量不重要,关键是读完之后要思考,把阅读的东西和科研、生活结合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同学们去精读一些书,然后在书中能够找到答案。要先找准问题,之后是否能找到书中最精彩的部分,这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思维要活跃起来,通过思考把个人的工作和团队的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和更多的人开展交流。可能在整个研究阶段的链条中你只是一小段,但你应该把整个链条都弄清楚,这样你才能对链条的其他部分产生正向的作用。

Q您希望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的整理和学习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他们将来能不能适应社会,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希望学生未来能够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领导力,不只是解决自己的谋生问题,而是要带领大家一起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领导力包含很多方面,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还有冒险精神,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需要提升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格局。我特别鼓励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一是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二是到国外去访问和交流,我相信这对他们未来会有很好的影响和帮助。所以,我们培养人才要有战术战略,需要有非常开阔的视野,明白自己所做的工作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阶段的作用和价值。

  • 语音播报
  • 一键复制
  • 导出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