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要与时代对话
新清华 2025年02月28日 第2354期 副刊
●哲学系教授 夏莹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我向大家推荐两本书,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瓦尔特·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这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都试图让哲学来穿透时代,试图用一种独特的思想视角去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路易·波拿巴。他是拿破仑的侄子,生活在1850年代,也像他的先祖一样发动了著名的政变,影响了法国的历史。但是正如书中开篇所说,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出现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就是笑剧,以此来讽刺波拿巴。这本书的重要意义是用十分生动的故事讲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哲学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学科,不是一群思想家对着壁炉进行沉思、想象出来的产物。哲学要跟时代对话,正是这种对话给了哲学无限的生命力和穿透特定时空的力量。不论是马克思还是本雅明,都有这样一种力量,他们的哲学从来不是简单地在概念命题的逻辑中打转,而是用丰富的意象、用一些形象进行思考。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能够更典型地表现出思想意象的力量。当你阅读这两本书,就会看到其中很多鲜活的形象。
我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感觉讲的似乎是很久远的事,但又是身边的事,就是每天坐地铁、走在路上面对的生活本身。我认为哲学应该是最懂生活的,而不是离生活最远的一种思想。
我希望将这两本书所传达的思想意向和独特的哲学研究方法传达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体会这样一种独特的对哲学的理解和喜爱。
(图文素材提供:“水木开卷·从游悦读”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