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清华

日期选择

校领导检查迎新工作并看望研究生新生 五位清华人获2025年科学探索奖 标题新闻 校长李路明与2025级本科生新生代表座谈 “部门单位服务信息导引”上线 系列基础培训助力本科生自主科研
综合新闻
新清华

2025年08月29日

2373

本期8

文章23

字号【 加大 还原 减小

五位清华人获2025年科学探索奖

新清华 2025年08月29日 第2373期 综合新闻

2-1.jpg

吴嘉敏


2-2.jpg

胥蕊娜


2-3.jpg

宋成


2-4.jpg

闫浈


2-5.jpg

徐和平


本报讯 8月25日,2025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包括5位清华人,分别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吴嘉敏,能动系教授胥蕊娜,材料学院教授宋成,以及清华校友、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闫浈与徐和平。

吴嘉敏,2014年、2019年先后在自动化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21年在自动化系博士后出站。他致力于计算成像、介观显微仪器与跨尺度生物数据理解的交叉研究,提出扫描光场成像原理与数字自适应光学架构,打开了活体介观尺度下大规模细胞间相互作用研究的大门,获2022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其成果入选2022、2023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胥蕊娜,2002年、2007年先后在热能系(现能动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在核研院博士后出站。她长期从事低碳能源与动力领域复杂条件下热质传递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以第三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宋成,2009年在材料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反铁磁自旋电子学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包括阐明了反铁磁磁矩翻转的抗阻尼力矩机制,发现了反铁磁自旋霍尔效应;将磁性材料集成到声学射频器件,开发出低探测极限的弱磁传感器和小体积、大带宽、高辐射效率的磁电天线等。

闫浈,2016年在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清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9年加入西湖大学。她长期从事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徐和平,2014年在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2019年入职西湖大学。他在调节免疫细胞分化与功能的内在分子机制与外在组织微环境方向做出了多项原创性成果。

(校友总会)

  • 语音播报
  • 一键复制
  • 导出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