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振瑞:守护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命水脉”
新清华 2025年10月24日 第2379期 专题报道
●记者 刘芳芳

35年,他守护着一条“生命水脉”,让人们喝上了“放心水”。35年,他一次次挑战“不可能”,创下多项“世界之最”,设计的输水渡槽至今仍滴水不渗。他用智慧与汗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供水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就是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清华大学水利系1985级本科校友严振瑞。
生生不息,让人们喝上“放心水”
1963年,香港遭遇大旱,350多万市民生活陷于困境,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同胞的饮水问题,千千万万水利建设者以“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毅力和勇气,在缺乏机械设备、缺少先进技术支撑的艰苦条件下,仅用一年时间建成了东深供水工程,让满载祖国深情厚谊的东江水奔腾入港。
1990年7月,严振瑞从水利系毕业后接过东深供水工程接力棒,一心扑到三期扩建和四期改造工程中,接续传承了一代代东深水利人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在设计雁田隧洞工程施工图时,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他在现场勘查上百遍,设计图修改几十遍,与技术团队、施工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战。他回忆,“我们住在用毛竹和石棉瓦搭的工棚里,穿梭在施工隧洞中。遇到冒顶通天的塌方,蹚着齐膝的泥水查看险情。”在这样坚苦条件下,东深水利人最终建成了广东省第一座浅埋长输水隧洞。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出生在农村,当时报考水利专业,就是想为农业发展作点贡献。”一毕业就赶上这么重要的任务,严振瑞感到既兴奋又自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清华人应有的使命和担当。”由于长期驻守工地,他无暇顾及家庭。以致女儿三岁时,还将他当成“亲戚”看待。严振瑞将青春献给了这江清水,舍小家为大家,守护着更多家庭的幸福与安宁。
东深供水工程的改扩建,让港深人民喝上了更优质的“放心水”,也让港深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9年,该工程入选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褒奖他们是“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光荣团队”,严振瑞作为获奖群体代表上台领奖。
“滴水不渗”,开创多项技术先河
水利工程的建设从来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地质条件复杂、技术要求极高的粤港澳大湾区。在东深供水四期改造工程中,严振瑞带领团队逢山凿隧、遇水架槽,克服了一系列复杂难题,攻克了大型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形薄壳渡槽等技术壁垒,建成了全长68公里的现代化封闭式输水通道。
严振瑞说:“当时有个说法,‘十槽九漏’。可以说,U形薄壳渡槽设计是被逼出来的。”槽壁厚了,重量就大,对承重和抗震不利;槽壁薄了,又容易出现裂隙渗漏。仅为确定槽壁厚度一事,“大家吵得面红耳赤,甚至拍桌子。”最后通过开展1:1原型试验,设计出理想的U形薄壳渡槽,槽壁最薄处只有30厘米。此渡槽顺利运用后,至今仍滴水不渗,“南水北调”工程也借鉴了这一做法。
2014年至今,严振瑞一直担任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总设计师。这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河网密布,建筑密集,工程条件复杂。
他带领团队经过四年反复调研论证,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采用地下40米至60米深层盾构隧洞输水方式,做到“少征地、少拆迁、少扰民”。团队攻克了长距离深埋盾构施工、高水压盾构隧洞衬砌设计施工、大流量宽扬程高效变速水泵研发、长距离深埋管道检修等多项世界性难题。
“狮子洋海底输水隧洞”是块硬骨头。这里的主航道异常繁忙,无法进行常规钻孔。设计团队大胆创新,提出了“海底水平定向勘察法”,从岸边地下向狮子洋底横向钻探,相当于在海底进行了一次“微创取芯”。这一方案的成功实施,开创了我国水利勘察行业使用定向钻探取芯技术和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先河。
回望这一项项技术的突破,严振瑞说:“清华五年学习奠定了我人生职业基础,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工作中,他时刻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铭记于心。在珠三角项目遇到难题时,他还多次回母校请教张楚汉院士并与同门交流探讨。“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勤于请教学习,善于团队协作。”这是严振瑞对清华学子的建议和勉励,也是他攻克一次次难关的关键。
“节水大使”,守护大湾区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严振瑞深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殷殷嘱托。在工程设计方案中,他始终将“生态优先”置于首位。
在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中,他秉持着“把方便留给他人、把资源留给后代、把困难留给自己”的理念,提出深层输水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保护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同时,他带领团队建设“智慧水网系统”,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为智慧节水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如今,他又以中国“节水大使”的身份,大力宣传节水、护水,让水资源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作为新一代的水利人,我们还需要在防治水灾害、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美化水环境、传承水文化等方面继续努力奋斗!”他说道。
35年来,严振瑞用实际行动践行长期主义精神,从治水到节水,为守护祖国的万水千山,交出了一份无愧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