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从心,坚守持之以恒的信念
新清华 2024年05月24日 第2327期 副刊
悦读推荐
●陈辉
我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有幸给同学们推荐几本书,供大家参考学习。
第一本书是吴冠中先生的自传《我负丹青》。这本书详细阐释了吴先生作为出身贫寒的孩子,如何历尽艰辛一步一步走向艺术成长和艺术成熟,最后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散文家、教育家。他一生历尽坎坷,但是唯有对艺术永远充满激情和向往。他父亲是农民兼教师,是很务实的一个人,母亲没有文化,但是很热爱生活。没有文化不等于是美盲,他说母亲很懂美,所以家庭环境对吴先生或多或少有前期的影响。
吴先生说学艺术的人是水浇不死的、火也烧不死的。他是将文学和绘画结合为一体的艺术家,有很好的文学功底。吴先生有自我判断和坚定的信仰,他对艺术有独到的认识。在还没被充分肯定、没被看好的时候,他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他一生追求真善美,坚持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坚持写生,他的很多代表作都源于写生。他觉得艺术的生命之源,来自于感动的生活、感动的人民,只有这些素材才能让他充满激情地表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造出有思想深度、艺术精深、技术精湛的作品。
第二本书我推荐《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这本书好像跟艺术没有太大关系,但实际上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规律,其核心就是坚守持之以恒的信念。这本书讲的是作为长者的老父亲对儿子,也可以说是对年轻人,在教养、为人处事和职业选择方面的启迪,是非常有价值的。像是一把通向幸福、开启心灵的金钥匙。天上没有掉馅饼的时候,一切的馅饼都是努力奋斗和反复失败后获取的经验,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取得的成功。
第三本书我推荐《石涛画语录》。这本书核心是以笔墨表现自然山石溪水的方法。石涛是明末清初“四僧画家”之一,他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到今天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永不过时。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语境、风貌,一个时代的精神、作品一定是通过人的经历得出的感悟。传统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对于传统的最好继承就是发展传统。他的第二个观点是“搜尽奇峰打草稿”,古人讲卧居游历,作为一名画家来说,必须在一个地方住上一段时间,才有胸中丘壑。第三个是他的“一画之法”,其核心是说,法生成之前是没有法的,由心生法,万法又归于一法,归于一心,明心见性。
(图文素材提供:“水木开卷·从游悦读”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