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丙旺:奏响重型挤压制造的中国最强音
新清华 2024年11月15日 第2344期 专题报道
●记者 刘书田
他扎根边疆数十载,潜心钻研武器装备关键材料领域。他组织清华大学等20余家单位联合的团队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奏响了重型挤压制造的中国最强音。他就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机械系2012级博士校友雷丙旺。
打铁还需自身硬
“卡脖子”技术可能是一枚小小的芯片,也可能是一根结实的大型无缝钢管。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工程建设对大型无缝钢管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重型挤压技术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相关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一根无缝钢管的价格甚至超过一辆顶级轿车,中国火电业和制造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制约。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主研制垂直挤压机势在必行,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项目(简称“360工程”)正式启动。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重集团副总经理的雷丙旺,肩负重任、冲锋在前,与清华大学机械系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启重型挤压技术突破的“攻坚之旅”。
面对全新的领域,雷丙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要为清华研发团队做好保驾护航,也要自己尽可能吃透有限的资料。一摞纸、几支笔、几本专业书,书越翻越旧,知识越积越厚。几经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了全国最早操作挤压小型异型钢管的工厂,通过模拟优化和缩比实验,成功完成了挤压工艺设计开发,为设备研制奠定了工艺基础。
2009年7月13日,伴随着“360工程”炸响的那一声惊雷,中国重型挤压、材料成型技术自此打破国外的长期垄断,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选择这份事业就要投入100%的热情
从“360工程”启动,到开发制造出当时世界最大的垂直挤压机,团队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外同类设备7年的工作量,成功攻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挤压工艺和重型挤压装备的设计、制造两大技术难题。
项目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雷丙旺近乎“痴狂”的工作模式。他24小时在线,连续3年无休假,全心全意扑在大国重器的事业上。对此他说:“选择这份事业,就要投入100%的热情。”
“360工程”成功问世,雷丙旺在激动喜悦之余,惦记着更远大的使命:“无缝钢管的诞生只是起点,激烈的国际竞争永远没有尽头。只有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深挖挤压工艺,拓展挤压材料品种,才能让这柄‘大国重器’在高端难变形合金材料领域‘大显神通’。”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雷丙旺说:“一个高端装备的成功研发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它的不断完善、发展、应用、推广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如今,“360工程”已成为国家高端难变形合金材料自主创新的“孵化器”。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只有自主创新才能避免受制于人。”雷丙旺继续向新型高端材料挤压发起冲锋,主持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让这柄“大国重器”化身为创新的“领头羊”,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作为一名军工人,雷丙旺还先后参加了多个国家重点型号炮钢的研制工作,践行以科研保军强军的初心。他认为,弘扬和传承清华精神是清华人的神圣职责。“唯有自强不息,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唯有厚德载物,才能不断攻克制约国家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技术“领跑”,三十载栉风沐雨,雷丙旺坚持“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用责任、智慧和心血,浇筑坚如磐石的钢铁森林,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