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社会学系副教授晋军谈阅读
新清华 2024年11月15日 第2344期 副刊
晋军分享阅读故事。
Q 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读书?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家里帮我订了一本杂志——《科普文摘》。它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认识到知识是如此有趣、世界是如此多样。
一些书真的就像我的老朋友。在没有和小朋友们出去玩耍、没有去课堂学习的时候,我往往就和书本在一起,甚至会觉得在这些时候自己更加自由。因为不管是《科普文摘》这些杂志还是像《西游记》《水浒传》这类小说,它们打开了一个非常精彩美妙的全新世界,于是我就陷了进去,在读书中发现自己正慢慢地长大。
Q 阅读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高二的时候,我读了美国作家写的《宽容》,是讲人类不宽容的历史,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我本来在中学的时候是一个理科生,但在高考的时候选择了文科专业,就是因为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方向,让我觉得研究人类社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值得去做的事情。所以过去很多年我不停地翻看这本书,它也是我的一个老朋友。
Q 读书对您意味着什么?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会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很多困难,书籍特别是被我们当作老朋友的书,可以陪伴我们度过沟沟坎坎、高高低低的不同人生阶段。所以,书一方面是工具,另一方面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们最可靠的朋友。
Q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您认为应该如何阅读?
我觉得读完一本书、深读一本书可能是碎片化的时代里最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同学们在求学阶段要争取完成的一件事。在碎片化的时代,同学们首先努力读完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之后还要反复地去消化、理解,琢磨这本书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去分析这本书没写什么,这样才能够真正读懂这本书。
虽然阅读的时间是碎片化的,但是也许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让阅读变得连贯。当没有充足的时间读完一本书,我的做法是使用多个平台,比如实体书、电脑、电子阅读器、手机,来进行接连的阅读。
Q 您有哪些阅读技巧?
我觉得一定要把书拆开来读。怎么拆呢?有一个办法:标注,然后反复地琢磨。在标注时我会用荧光笔和小纸条,现在会更多地使用笔记软件。如果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却没有做过笔记,那可能还不算读完。
希望同学们能够自如地找到阅读的乐趣,因为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比不上乐趣对于阅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