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清华

日期选择

雷丙旺:奏响重型挤压制造的中国最强音 汤家力:为国产大飞机全力以赴
专题报道
新清华

2024年11月15日

2344

本期8

文章22

字号【 加大 还原 减小

汤家力:为国产大飞机全力以赴

新清华 2024年11月15日 第2344期 专题报道

●记者 吴一凡

  9月19日,随着满载乘客的CZ3539航班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腾空而起,南航首架C919飞机正式迈入商业运营新阶段。至此,我国三大航司全部开启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
  C919的每一个高光时刻都会让参研人员无比自豪。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校友,向阳而立,笃定从容。他就是国产大飞机C919基本型副总设计师、中国商飞复合材料中心副主任汤家力。
  作为航天航空学院2000级本科、2004级硕士、2007级博士校友,汤家力见证了C919的艰难与奋进、突破与激情。对他而言,这些年来“大飞机梦”如发热的磁石温暖长久相伴。

学好理论勤实践,小荷初露芳华

  2009年,一心想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汤家力选择了回到家乡上海,进入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商飞公司,造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
  入职不久,大家就发现这个清华博士“话不多但很厉害”。当国外顶尖结构强度专家来交流时,9年清华学习的底气让他面对国外专家也不怯场。他能当场把专家的理论加上自己的理解深入浅出地给大家解释明白。
  2010年,入职不久的他被安排去外场跟踪试验,这使他有机会深度参与ARJ21支线飞机的全尺寸静力试验。这种复杂程度的全机试验在国内并不多见,需要有很深厚的产业底蕴来支撑。当时美国联邦航空局正在对ARJ21型号开展影子审查,他们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机翼上的试验载荷是垂直地面加载的,这样模拟的载荷是否真实?在参考资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面对国外专家的质疑和火烧眉毛的试验进度要求,汤家力凭借大学期间打下的数理基础和编程能力,在短短一个月内从头推导计算了机翼试验载荷,完整编写了一套专用软件。全新的试验载荷计算方法和结果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局审查专家的认可,由此打破了国内近50年的业界传统,推动中国大型飞机全机静力试验进入“垂直机翼弦平面加载”时代,一举追上了国际一流水平。

身负重任不敢闲,战试验保取证

  在同事眼中,汤家力能力强、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不久他就独立负责ARJ21型号复材翼梢小翼全尺寸试验,这是国内第一个按国际适航标准要求的复材部段级疲劳试验。他创新性地简化疲劳试验载荷谱,将试验周期从24个月缩短到了2个月。
  2012年起,他全力投入C919型号结构强度设计工作。由于C919型号设计复合材料用量达到11.5%,被认为是当时取证的头等风险。2018年,商飞成立了复合材料设计团队,汤家力担任团队负责人。巨大的压力使他每日像打仗一样饱和式攻关,时刻不敢松懈。
  在各级领导、同事的共同支持下,他带领团队从无到有搭建了复合材料适航验证分析方法、过程控制体系,率先完成了复材专业取证工作。他的坚韧还不止于此。他还带队创造了12个月完成民机复合材料部段级研制验证装机的纪录,完成了两型飞机某部段的共通性设计。

竭尽所能,不遗余力

  “声音轻、飞得稳,不抖不震、超乎预期”是汤家力在试飞时乘坐C919飞机的乘机体验。对于C919的研制,汤家力坦言“我已竭尽所能,不遗余力”。
  他说在清华接受的系统训练以及导师任革学教授的言传身教提升了他的实证精神,涵育了他的家国情怀。他至今忘不了做某个项目时导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两行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感谢导师的价值引领,感恩清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正是在清华接受的教育和训练给予我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让我觉得遇到难关可以拿下来、解决好。”
  汤家力深知“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必须团结一群人接续奋斗大事业”。正是一代代航空人的薪火相传让“大飞机梦”照进现实。生逢盛世,汤家力感恩这个奋进的时代。未来,他将继续为中国航空事业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践行清华人的使命担当,用拼搏奉献书写航空人的浩荡长歌。

  • 语音播报
  • 一键复制
  • 导出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