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清华

日期选择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泰:真理为志业              校党委书记邱勇访问西藏
清华人物
新清华

2025年08月15日

2371

本期8

文章24

字号【 加大 还原 减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泰:真理为志业

新清华 2025年08月15日 第2371期 清华人物

6-1.jpg

图片分别为:

①林泰(左二)参加清华大学“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②③林泰教授。④林泰和学生们在一起。


他坚守教书育人一线数十载,一生奉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不知疲倦,著作等身,耄耋之年,仍每天坚持阅读两小时“补充知识”。他真挚纯粹,信仰坚定,以九十三载生命,诠释了何为“真理为志业”。

他就是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泰。2025年7月23日凌晨,林泰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他是往返于讲台与青年之间的

“思想引路人”

上世纪50年代,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林泰选择留校工作,从此走上思想政治教育之路。从校团委、党委宣传部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林泰始终站在清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

林泰讲课,从不空谈概念。他讲历史,也讲现实;讲中国,也讲世界;更讲“作为一个人,为什么要去思考这些问题”。

改革开放后,林泰最早关注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的影响,率先在清华开设了“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课程。在他的课堂上,“社会思潮”不仅是学术概念,也是影响青年价值观的真实存在;“唯物史观”不仅是政治理论,也是理解历史演进的钥匙。

关于理论课教学的方法,林泰说:“要弄懂当前存在的错误思潮,比如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等等这些错误思潮的实质和表现;还要弄懂这些思潮导致大学生思想上产生了什么疑惑。”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届博士校友高永回忆道:“我读书时曾多次听林老师讲课和谈话,林老师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爱国情怀、深厚的社会主义信念,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社会思潮的敏锐鉴别力,让我至今怀念,深为敬佩,并一直影响着我从教从学。”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林泰作为教师代表第一个汇报发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林泰说:“我们要培养能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需要在青年中间培养新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才能完成这个事情,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这方面起着最主要的作用。”


他是书桌前不知疲倦的垦荒者

林泰先后出版了《当代社会思潮论评》《大学德育新探》《唯物史观通论》《社会思潮理论前沿求索》等重要著作,撰写的《新时期思想工作的几点理论思考》《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科学地历史地评析社会主义》等论文或专著,获得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13年,林泰主编的《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出版,全面深入地论述了社会思潮形成、发展、演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青年教育。有评价说:“为能有这样一批学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思潮,写出这样有分量的著作,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感谢、非常激动。希望带领年轻理论工作者再接再厉。”

即使已经著作等身,林泰却从未停下“问道”的脚步。耄耋之年的他,每天除了阅读理论刊物之外,还订阅了多份报纸,每天大约花两个小时阅读。他说:“补充扩充我的知识,跟上时代步伐,这也是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


他是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林泰毕生的志业和成就源自于他坚定的信仰,而他的信仰始于家国忧患。

1937年,时年五岁半的林泰目睹日寇铁蹄进入北平城,懵懂的他问上小学的哥哥:“中国真的会亡国吗?”后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林泰心中的迷惘和惆怅逐渐消散,他找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1950年4月,年满18周岁的林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矢志不渝地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毕业留校工作后,他坚守三尺讲台,将课堂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1990年起,他开始为清华大学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新生党员讲党课,22年如一日,累计听课超过5万人次。

1992年,林泰受命参与策划清华大学为香港高级公务员开设的国情课程。他顶着压力躬身教学,深入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制度与国家情况,为香港公务员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打下重要思想基础,为香港回归及稳定过渡贡献了独特力量。授课的25年里,他主讲了108期课程,推动国情教育深入人心。2016年,林泰获得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颁发的“望重杏坛”奖杯,这是一项珍贵的荣誉。

林泰常说,“我很羡慕现代青年,因为他们可以亲身去实践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2019年中组部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专题报告会上,林泰在报告中自明心志:“能为青年学生做些有益的工作,让我感受到老年生活的价值,也更让我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祖国未来的意义。这已成为我的终身追求。”朴实真切的内容令在场观众动容。

“林泰老师是一位坚持到底的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育人到老的优秀思政课教员。”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届博士校友徐铭拥心中,林泰老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先生”,“他的锐利思想和乐观精神,闪烁在我做辅导员时读过的《问道》书里,活跃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庆舞台上爽朗的歌声中,也珍藏在我工作后专访他清华思想政治课建设历程的笔记上,一直激励我、鼓舞我。”

泰山其颓,清风犹在。当青年学子在课堂上讨论真理、在实践中践行信仰时,便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因为他播撒的火种,正在新时代清华人的心中,生生不息地燃烧。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语音播报
  • 一键复制
  • 导出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