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期刊深度报道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探索实践
新清华 2025年10月31日 第2380期 综合新闻

《自然》期刊官网首页。
本报讯 10月21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其官网首页以头条形式刊发了题为“大学正在拥抱AI:学生会变得更聪明还是停止思考?”的深度专题报道。该文由《自然》期刊资深编辑海伦·皮尔逊独立撰写,并同步刊登于10月23日出版的《自然》第646卷正刊。
文章聚焦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全球高等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与挑战,在全球范围内选取了清华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悉尼大学等近十所世界顶尖高校作为核心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对清华大学的探索实践给予了突出和详尽的呈现。
文章开篇即以清华为2025级新生提供AI智能助手作为引入案例,形象地展示了清华将AI融入学生校园生活的积极姿态。随后,基于对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主任王帅国的采访,文章介绍了清华为确保AI科学、高效融入教学而构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三层解耦架构”。文章详细阐述了该架构如何通过底层接入全球多种先进AI模型、中间层构建包含准确领域知识的“学科知识引擎”、上层支撑多样化教学应用,来克服单一模型依赖、修正AI幻觉,从而为师生提供可靠、灵活的智能支持。文章同时提及,这一由清华牵头研发的系统架构因其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目前已被国内数百所高校采用,产生了广泛的辐射效应。
作为探讨AI利弊的特稿,文章不仅关注清华的创新实践速度与系统架构设计,更深入呈现了清华在推动技术应用时所秉持的审慎求实的科研态度。文章重点介绍了清华正进行的关于AI助教学习效果的科学研究,引述初步研究发现:使用AI辅导的学生在课后即时测试中表现更优,但长期记忆效果反而可能下降,会存在元认知失衡的风险。这一发现与文中提及的哈佛大学关于AI导师可提升学习效率的研究、MIT关于AI可能导致“认知债务”的研究形成了有益的对话,共同展现了顶尖高校在拥抱AI时的严肃探索与科学反思。
这一深度报道在全球顶尖科学界客观深入地呈现了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的前瞻性布局、系统性实践和深刻反思。这不仅是国际上对清华相关工作的重要认可,更标志着清华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的探索实践与前瞻思考,正为全球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贡献着独特的“清华智慧”与“清华方案”。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