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邱勇走进“形势与政策”小班研讨课
新清华 2025年11月07日 第2381期 头版

小班研讨课现场。
本报讯 “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清华大学本科思政“金课”——“形势与政策”小班研讨课的一项议题。日前,作为“形势与政策”大课首讲授课教师的校党委书记邱勇走进小班课堂,与同学们一同“拿起放大镜”,就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议题展开讨论。
课堂上,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教师匡晓璐从“中等收入陷阱”的由来与内涵讲起,梳理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中国经济的“破局之路”。
同学们在互动环节踊跃发言,在他们看来,“年轻学子关心中国经济发展,更想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形势与政策”课所倡导大课“知全局”,小课“谋一域”,用具象化生活化的议题把国家形势与前沿政策带到同学们身边。
邱勇认真听取师生们的发言,并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与大家分享了有关“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考。邱勇说,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曾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却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产业结构、增长动能、收入分配等问题。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为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及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拥有跨越发展关口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力。
邱勇表示,教育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清华大学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强调在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清华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肩负使命、厚植情怀、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同学们要胸怀远大理想,你们的舞台在未来。”邱勇勉励大家将个人所学所思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在交流互鉴中开阔视野,不断提升全球胜任力,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课堂上有深刻的理论,也有同感共情。日新书院马思齐说,在老师们的引导下,自己深切感受到发挥专业所长、助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责无旁贷。未央书院周健和说,邱老师的科研经历让自己明白,在未央书院众多衔接方向里,一定有愿意为之奉献终生并推动国家发展的领域所在。计算机系李天睿表示,课程大大加深了自己对国情的理解、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洞察力,也让自己更加坚定了毕业后投身祖国需要的事业的决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